参观布楞沟村史馆
在东乡县第六中学调研
东乡县农户户情监测系统
调研县扶贫办
学校驻村帮扶干部来明展介绍下庄村情况
恰逢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团队带着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于7月15日至16日赴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族自治县开展“思政课教师走基层”实践活动。本次活动由马克思主义学院汪毅刚带领陈东、黄安、王春晖、周璐等5位教师,以“从打赢脱贫攻坚战到乡村振兴”为主题,调研我省所属“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东乡族自治县党领导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成就,探寻东乡族自治县由精准扶贫向乡村振兴衔接的破局之策。
15日清晨,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团队映着晨曦驱车首站奔赴习近平总书记亲切关怀的东乡族自治县高山乡卜楞沟村。过去,这里沟壑纵横,干旱少雨,植被稀疏,生态脆弱。群众吃水、行路、住房困难问题十分突出,是贫困、落后的代名词。自2013年2月3日总书记作出“把水引来,把路修通,把新农村建设好,让贫困群众尽早脱贫,过上小康生活”的重要指示后,极大地鼓舞了全县上下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的信心决心。通过一系列产业扶贫措施,布楞沟村打赢了一场漂亮的脱贫“翻身仗”。2014年底,布楞沟村实现了整村脱贫,2019年底,布楞沟村群众人均可支配收入近7000元,是2012年收入的4.2倍。如今,水引来了,路修通了,新农村建起来了,村民们的日子富裕了,布楞沟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成了远近闻名的脱贫“样板村”。今天的布楞沟,水清、路宽、日子旺,群众正铆足干劲阔步奔小康。
随后调研团队来到东乡县第六中学。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扶贫必扶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改善基础教育,弥补了贫困地区教育短板,是全面提高贫困人口基本文化素质的最有效路径。据该校副校长介绍,近年来,通过“控辍保学”、东乡女童“希望工程”等政策措施,东乡县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从2014年的51.4%提高到2020年的96.2%,高于2020年全国水平(95.2%),汉语教育普及率达100%。
在龙泉镇苏黑村,调研团队了解到,通过持续跟进落实稳定就业、产业奖补、扶贫车间、公益性岗位、兜底保障等扶持措施,严防群体性返贫,不断提升群众自主创业就业能力与积极性。苏黑村依托省州县产业奖补政策大力发展牛羊、蛋鸡养殖和特色种植产业,年牛存栏量达260头,羊存栏2100只,建有规范运行的养殖专业合作社3家,在为群众提供养殖技术、饲草料供应以及市场服务的基础上,可实现户年均分红2000元。布局种植金银花600亩,设有收购点一处,亩均收益可达1500元。建有扶贫车间2个,吸纳务工妇女65名,年人均收入可达6000元。调研期间,遇到一名我校生命学院毕业生刘彦,毕业考取乡镇事业编制后,扎根苏黑村,将理工大学子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红柳精神带到田间,带到地头,带到了脱贫攻坚事业当中,在解决问题、化解矛盾、服务群众等方面下功夫、出实招,密切党群干群关系,让贫困群众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下午,调研团队来到东乡县扶贫办、县委组织部与县教育局。在县扶贫办了解东乡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所采取的主要政策措施、取得的重大成就,以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规划路径。重点了解东乡县自主研发的“户情信息监测系统”,该系统可在手机终端现场采集数据、现场上传,极大简化基层干部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强大的预警功能,可对易返贫致贫人口进行重点监测、快速预警,并及时将预警数据推送至各相关行业部门,快速核实解决问题,是东乡县一项重大创新举措。
县委组织部介绍了东乡县各级领导干部配备情况、党组织建设情况。东乡县委组织部坚持“晨读夜学昼服务”模式,通过常态化举办夜校培训班、骨干轮训班、能力提升班等,对各级干部开展全覆盖培训,持续提升各级干部一线落实能力;选调肯干事、能干事的优秀青年干部充实配强基层力量,全力锻造过硬攻坚队伍;创新效能差异化考核方式,全面激发干部主动担当作为,提升工作效能。以标准化党支部建设促进基层党建,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为脱贫攻坚全面胜利,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新征程提供了坚强组织保障。
16日清晨,调研团队一行冒着浓雾,调研兰州理工大学帮扶的五家乡下庄村、马场村和果园乡奴拉芒村。在下庄村,兰州理工大学驻村帮扶干部来明展、赵忠兴详细介绍了下庄村相关情况。基层干部坚持“干”字当头,吃住在村,尽心竭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解难题,利用我校优势资源,开展特色帮扶。自2015年起,兰州理工大学设立了东乡县帮扶专项奖学金,协助当地做好“控辍保学”工作。,面向当年高考录取生、小学、初高中学习优异的学生发放奖学金。6年共计发放奖助学金3252人次,金额125.05万元。在2019年9月、10月经县、州级验收实现整村脱贫,2020年11月,顺利通过省级贫困县摘帽退出验收第三方评估。自脱贫攻坚以来,两不愁三保障彻底解决,村民幸福感、获得感明显增强。
同时,我校驻村干部也取得优异成绩,化希青同志先后荣获2018年五家乡“优秀驻村帮扶干部”称号、2019年“东乡县党建促脱贫攻坚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20年“东乡县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先进个人”称号。高林学同志荣获2020年“东乡县脱贫攻坚帮扶先进个人”称号。下庄村驻村帮扶工作队荣获“东乡县2019年度帮扶工作队先进集体”称号(全县215个村共评出7个先进集体)。东乡县2019年度驻村帮扶工作考核中,化希青、高林学同志考核优秀,下庄村驻村帮扶工作队考核优秀。下庄村工作队荣获“五家乡2020年度教育综合考核先进集体”称号。2021年我校获得“全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 ,2021年下庄村驻村工作队化希青、来明展获得 “全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荣誉称号。2019年4月《中国日报》中文网发表“喝了下庄水,就是下庄人”一文报道化希青同志事迹。2020年5月两会期间《中国教育报》报道 “代表委员对话驻村第一书记”,化希青同志与代表委员对话。脱贫攻坚路途艰辛,却也收获满满。
在马场村和奴拉芒村,兰州理工大学驻村帮扶干部骆焕涛等人也分别从党支部建设、本村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及农民收入增长等方面做了介绍。“脱贫攻坚带来的不只是路灯、自来水、新房新路等物质条件的改善,更带来了老百姓致富面貌、精神状态的改善”,奴拉芒村帮扶干部刘汉青说道。通过党建带帮扶、帮扶促党建,落实标准化党支部建设,党支部形成有效凝聚力。党员干部身先垂范,深入群众当中,创新“散步工作法”、“微信群工作法”,与百姓打成一片,展开志智双扶,引导群众转变思想,提升群众凝聚力,群众党员引领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兰州理工大学的帮扶干部们得到了老百姓的高度认可,老党员、脱贫户们纷纷为干部点赞。
在两天的行程中调研团队发现,深度贫困地区居民在各级党组织坚强领导下,农民收入、生活条件、教育医疗、生态环境及农村产业发展等方面的极大改善。脱贫攻坚极大提振和重塑了贫困群众自力更生、自强不息,勤劳致富、勤俭持家,创业干事、创优争先的精气神,增强了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劲头。村民们纷纷“数家珍”、“话变化”、“感党恩”,精神风貌焕然一新。唯有亲眼见证,才明白脱贫攻坚所取得的胜利给老百姓带来多少实惠,胜利果实多么振奋人心。
通过本次“思政课教师走基层”活动,调研团队全面感受到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成就,凝练脱贫攻坚的东乡模式,全面总结的党在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过程中的强大领导力量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显著优势,为进一步讲好思政课、引导大学生牢固树立“两个维护”“四个自信”激发灵感和提供思路。同时,调研团队将结合自身在研究领域的学科和科研优势,在接续和衔接乡村振兴进行研究,为东乡族自治县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撑。